少阳见症,合小柴胡汤。《内经》发黄,分上中下三条。
此方中有积热,身热多汗,二便赤闭,目赤唇焦,谵妄作渴饮水,则用此方。耳前后肿,刺之小瘥,外不解。
白茯苓生姜熟附子白术白芍药土虚不能制水,以此方补土中之火。病患烦热,汗出则解,又如疟状,日晡所发热者,属阳明也。
小人之性忍以贪,贪则惟利是图,忍则轻忽视人命。前方柴胡、芒硝各用,此先表后攻之法。
少阳表热有下症,当以大柴胡汤双解。中而即病,名曰伤寒;不即病者,其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
上章既明不可多用麻黄汤,此条言失用麻黄汤,因而致衄,太阳症仍在,仍用麻黄汤,申明致衄后,太阳表邪不解,仍要发表。阳明病,本多汗,今反无汗,则外邪攻注皮中如虫行之状,乃是元气素虚,不能作汗逐邪故也。